阿爸是典型的大男人主義者,任何事都要阿媽順從,喜歡支配別人,超強的控制欲,就像鐵牢般把媽鎖緊,把我一並套住。
少年時期,一直乖巧的我突然變得判逆,阿爸從不讓我出夜街,要和朋友在夜里出外狂歡簡直是妄想。那個年代姑爺仔無處不在,阿爸深怕他這入世未深的么女,在外頭會被人拐走。出門前,他還會問長問短,記錄朋友的名字,我真的氣炸。
那時候起,我開始響往“自由”,一個可讓我透氣、渲泄情緒的自由空間。小學時參加校際華語演講時,一名參賽者在講演時,開頭念的那句“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”美妙的入心入肺,那一刻起我就把詩句凿在心上。
從交往到結婚,我從不掩飾自己是一隻渴望自由的飛燕,把藍天當成家的棉被,我只需要插上翅膀,就可以舒服、自在的翱翔。我告訴外子,你只要給我飛的勇氣就好,不要約束。
嫁入夫家,家公和阿爸一樣是傳統的大男人,不喜歡家婆上美容院、洗髮店,女人的家務事也從來不動手。有次家婆和朋友上雲頂玩,他氣得不讓她進家門,夜晚只能在家門外露宿。
這事發生時,我正和外子交往,心里不免擔心以後嫁給他,歷史是否會重演?所以一早就告訴他,以後不可這樣對我哦!沒有自由,我寧願獨自一個人活。
一些未婚的朋友,認為結婚等同失去了自由,尤其是和家公家婆同住一屋者,這個憂慮更甚。組織新家庭,原本就非單只是兩個人的事,愛屋及烏,那是成家後的第一門功課。
一個讓人學習愛與被愛的地方,還有自由,我慶幸我找到了。
刊于《明女人》17.4.06
Apr 17, 2006
Apr 10, 2006
貓狗相融
自從我把婚姻故事一點一滴地寫出來後,竟然引起許多未婚友人的共鳴,他們心中所隱藏的擔懮和恐懼,就和我之前所揭露的場景雷同,交織著幾許的徬徨和期待。
今年五月就要披上嫁衣的阿夌說,她幾乎每期都看我的專欗,還帶點試探的口吻問我:婚前婚後真的會有那麼大差距嗎?踏上了紅地毯,從女友身分升格為太太,“甜心”的地位還會佔居首位嗎?丈夫的脾氣會有180度的轉變嗎?
年底就要告別王老五生涯的阿永,經常和女友嘔氣,看了我那篇《婚姻戰場》後,頓有所悟的說:是囉,我就是說話時不夠溫柔,每次都喜歡用那“又”字指責女友,所以總是鬧得不愉快。
和男友並肩走過四年的阿珍,說我在文章中和外子的相處模式,簡直和她及男友的如出一轍,一個習慣自由生活,另一個卻生活嚴慬。她擔心這些鎖碎的生活習慣和理念,會成為婚後引發大小“戰役”的導火線。
還有目前很想成家的阿良,早已找到摯愛的女人,但時兩人平時的溝通方式,卻讓他滿頭疑問:這樣能夠到老嗎?那天見到我便抓緊問了一句:那天妳明明做錯,怎麼還要生丈夫的氣? 對於我和外子的溝通方式,他顯然摸不抓方向。我告訴他,重點不在於生不生氣,而是發完脾氣後如何為問題尋找解決方案。
愛情和婚姻一樣,不能只有感性,而把理智全拋棄。青澀年齡時,過份感性的情緒毀了一段感情,之後才曉得愛情如果少了理智就會顯得乏力,細菌容易入侵,花兒未及盛開就枯萎了。
我們和另一半的互動和溝通方式,常常就決定了兩人並肩邁步的方向,不是嗎?有愛就有溝通,有溝通也就有愛,我是這樣想的。
台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說,男人像狗,女人像貓,兩者顯然是不相容的。如果有一天,把一隻狗和一隻貓關進同一個籠子,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呢?他說:就像人類的婚姻狀況。
若彼此以愛為進,我想貓狗也能相親相愛的過活。加油吧,狗先生和貓小姐! 婚姻若只有平靜,也真難體會到它的美味呢。
刊于光明日報《明女人》10.4.06
Apr 8, 2006
小媳婦遇上摩登家婆
我家婆一看就知道了吧! 我阿媽就站在我身邊。
去年的結婚宴上,朋友見到站在我身旁的家婆時,都忍不住誇耀:“哇!安娣,妳好年輕哦”。一名友人還偷偷告訴我:“喂,妳的家婆身材比妳還要好吔”。這些話美妙得像一劑潤沛的良藥,讓40餘歲的家婆心花怒放,整晚笑得見牙不見眼。
家婆的年紀和我大姐相差不遠,開始和外子交往時,都以“安娣”稱呼她,當時並不覺得什麼。婚後做了人家媳婦,必須改稱她為“媽”,這個甫出羊胎就叫不停的稱號,突然間卻像哽在喉頭的一塊肉,百般艱難才吐了出來,這過程比我想像中難了一百倍。
家婆的年齡和我大姐相若,但是我出世前大姐早已嫁人,自懂事後家中兄姐都已離家在外工作,我的少年期是在老媽老爸陪伴下渡過。碰上思想、外貌、行動都年輕化的家婆,我突然像登陸了另一個星球,有點手足無措,更不懂得如何溝通。
母親42歲生下我,我們的年齡相隔了近半世紀,我對“媽媽”的刻板印象是衰老。大學畢業禮時,我和阿媽在校園照相,同學見到滿頭銀髮的阿媽時問我:那是妳婆婆嗎?我說是我媽,他還真的傻了眼。
更有趣的是,阿媽生下我兩個多月後,大姐就為我生下另一個同齡玩伴──我的第一個外甥阿毅。上了中學一名馬來老師知道我倆的關係後,驚訝的指著我說:“dia mak cik kamu?” 我們只是傻痴痴地笑。
家婆雖然和我媽一樣在18歲時完婚,但外子是長男,我卻是家中排行第9的么女,兩個女人,兩個不同年代的“產物”,論健康、記憶或行動,我輸給外子的不只一個馬鼻。
家婆是專業家庭主婦,所有家事都一手包辦,她辦事效率快得令我汗顏。或許我從小和爸媽生活在一起,當兄姐們都離家在外,我卻看著他們一天天老去,他們傳統的言行舉止,我還承接了不少。住進夫家,還真鬧了不少笑話。
婚後和摩登的家婆同住一屋,才發現我們的身分“對調”。28歲的媳婦,就像那思想保守、行動緩慢、體力不繼的老阿媽;而近50歲的家婆,卻有如那思想開放、行動超快、干勁十足的美少婦。連外子也忍不住揄揶我是名副其實的“老”婆。
從一個嚴守傳統框架至跨越另一個開明摩登的家庭,心里有掙扎,還有更多的不解。我卻希望把原生家庭所傳下的節儉、誠實、孝道等美德,和新婚家庭的開放、樸實、簡單融為一體,塑造另一個更優質的家庭生活。
刊于《明女人》 3.4.06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